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

琳琳
- 2015年2
- 上海
- 香港
- 20000元
朋友讲:“你又去HK啦!”另一朋友讲:“理解,晓得侬中港剧的毒!”在众多朋友的话语里挑选两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词,可以很好概括我的心态。这是第几次去HK,懒得数,以后会不会再去,难讲。尤其记得每次付掉9元港币,退八达通手续费后,信誓旦旦讲,我伐会再来。之后,又重蹈覆辙,这样的打脸行为,还是不要先下定论为妙。毕竟,HK有吸引我的人在。游记之前去后回来有写,甚至还制作过2本HK旅游的相册书。但这是头一次,写写对于HK的内心感受。
中港剧的毒
这“毒”并非贬义词,港剧涵盖的也不仅仅是TVB,还有亚视,还有曾经的邵氏电影,香港电影。毕竟我是从小看港剧长大的小宁,并且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。在资料匮乏的时代,我们会在一起看录像带,交换碟片,一起去钱柜点粤语歌唱,再老的歌,那种带着粤剧风格的歌,我们也会爱。能够看粤语版的时候,全部选择粤语版,到如今看香港电影,还是会尽量看粤语港版,跑到淮海路上的环贸百丽宫。说实话,我觉HK真心没有太多的景点,但每次走在HK的街道上,一个天桥,一栋建筑,甚至是便利店里吃东西的台子,都可以补脑港片里的场景。因此,有一次去HK,完全走了港剧路线,油麻地警署、廉政公署、高等法院、中区警署、警察总署、天星小轮、雪糕车、铛铛车、煤气灯、分手码头(中环码头)、赤柱、浅水湾、大屿山、南丫岛、大澳等等,只为感受这样的真实、那样的记忆,发自内心的开心。当然,这些在很多人的眼中,是如此平凡、甚至有些是破旧的,就像朋友的先生,很难理解港式茶餐厅的破旧,居然会如此被追捧,就像看伐懂思南路上的查餐厅,永远排队。不是每个人愿意拼桌的,也不是每个人看得惯破旧的餐具,还要收服务费。到底是入乡随俗,还是融入这样的文化,游者自己选择。
从第一次去HK的完全陌生,上个山顶都会在中环迷路,甚至用蹩脚的粤语试图问路失败,换成普通话再次问,得到英语回复的小尴尬。到这次独自一个人跑到西湾河的香港电影资料馆,翻阅资料(找到资料很满意);独自一个人去逛街,穿小道,逛菜场,进书店、买东西、寄快递。从普通话四音,到吴音五音,再到粤语九音六调。我个人是推崇各种文化共存,不存在谁迁就谁,谁抹杀谁。感谢HK的人能够尽量用国语交流,尤其是金马伦道的保安叔叔,尤其客气,还解释自己讲不好普通话,我讲冇问题,你讲粤语我听得懂,不应强求对方应该如何如何,毕竟你才是外来人,应该尊重别人的文化。虽然我的语言天分低了点,看了那么多港剧,居然还是开不口。对于那些工作人员,不要太多的强求,有些人年纪大了,尤其是莲香楼里的老伯伯,年纪好大了,能自己力所能及,不要太麻烦人家,不要搞得自己是顾客就是上帝,一定要别人如何水准的伺候你,不是没有阶级概念嘛!很多国人还是搞得自己很有阶级感。那种我出钱了,你就应该为我服务。不禁笑了,相互尊重吧!港人很环保,觉得餐巾纸少了,自己带呗!总而言之,带着一种欣赏的姿态去领会别人的不同文化,才是真。至于那种插队的恶习,收敛一下,就算在内地,同样鄙视你插队。虽然人家也闯红灯,哈!当然,这些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想法,一次次去HK,这个城市逐渐不再是第一次来的时候,如此热情啦!甚至恶劣,难怪一位TVB迷朋友,说不会再来。
镜子效应
在HK的地铁里,街道上,会看到不同肤色的人,毕竟这是个自由港,包容性强。但也许是国人做坏了,对于说普通话的黄种人,一次不如一次。这次尤其深刻,如果不我开口,点单或者交流时候,对方会笑脸相迎,或者对我ABC或者日韩语,一旦我开口说了普通话,那张笑脸逐渐烫平。那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冷淡,既不得罪你,也不欢迎你。简直跟苹果店的小哥一副腔势(喂,银联系统维修好了哇?)。朋友笑侃不如你直接开上海话,让他们索性听伐懂,毕竟要交流,还是算了!有些时候,我还是理解的,作为世博达人毕竟经历了上海世博会,那简直太糟糕了,国人的素质实在太差。自从上一次的领教,山顶缆车,绝对不会再去坐。但同时,请问包容性在哪里?难道说普通话的人,都是素质差的人?曾经第一次去迪士尼,那是我感受最美好的两天,仿佛这里只有欢乐、笑容,就像与世隔绝,尤其记得穿越泰山区域,游船解说员,这是我第N次说同样的解说词,我也累,但只要游客开心,我就不累了!这次迪士尼,服务水准确实下降了很多,拍个与卡通人物合影,基本没有可以用的照片,问个讯息,板板四十六。朋友因为设施的原因摔倒了,也没有什么作为。好吧!我倒是想看看上海迪士尼开了,结果如何?作为魔都人非常理解HK人,也希望HK不会成为第二个上海,毕竟海派文化基本消失啦(上海的迪士尼是不会有沪语交流的)。但同时,想借唐顿庄园里的格调说,保持您的风度,伐要因为对方的风格而降低了您自己的水准,不要让镜子效应,让您自己变成您厌恶的人。当然,这不会影响我的心情,最多三秒而已。卡通人物还是很有爱的吧!拍不好,自己拍!不求人呗。有幸看到了夜间巡游。
还是欣赏这里的文明
我个人是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,很喜欢这里的文明,比如说皇后大道中的横马路上,那几只鸽子悠闲地在马路上散步,小巴司机居然也跟着慢条斯理行驶。迪士尼的麻雀,肆无忌惮的在你桌子上跟你交流,从一个侧面反映港人对待自然的善意,不是它们笨,是这里的人类比较友好。当时,我瞬间补脑黄兴公园那两只黑天鹅被人擒拿的惨叫。还有去HK,上洗手间,完全不用考虑带纸巾,人家厕所都有。这点魔都也做不到。还有排队,因为没有碰到想见的人,我不得不去顺丰快递,只有一个电梯去高层,没有人管理,大家自觉排队到马路上,没有人插队,下楼也是,自觉排队。在魔都绝对是一拥而入,管你呢!HK的顺丰工作人员特别认真,没有对方电话号码,死活不接单,求也冇用,我差点哭出来(本来就不顺利,人没有见到,心情伐好,东西难道要背回去啊)。还被要求一定要写物品价值,我说对方看到价格很傻,她说对方看不到,幸好!内地不至于如此严谨吧!
- 暂无
评论